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中考网 - 各省中考 - 浙江中考 - 杭州中考 - 正文

2016杭州学军中学紫金港校区高中特长生招生简章

来源:杭州市教育局 2016-4-26 18:38:36

杭州学军中学紫金港校区2016年招收体育、艺术和科技类特长生工作实施办法
   
    根据《杭州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16年杭州市区各类高中招生工作的通知》(杭教高中〔2016〕3号)(以下简称《招生工作通知》)和《杭州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做好2016年杭州市区各类高中学校招收体育、艺术和科技类特长生工作的通知》(杭教办高中〔2016〕53号)(以下简称《招收特长生工作通知》)的有关规定,结合本校办学实际及特色,特制定我校西溪校区2016年招收体育、艺术和科技类特长生工作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
1. 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校办学优势,推动学校多样特色发展,发现、选拔具有一定特长的初中毕业生,实施因人施教,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
2.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的原则。
二、组织机构
1. 成立以校长任组长的学校特长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决定特长生招生工作中的重大事项,负责对术科(特长专业水平)测试合格学生的名单审核、上报审批和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后的相关录取工作。
2. 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负责对报名学生进行资格初审,组织术科(特长专业水平)测试,负责考生术科(特长专业水平)测试成绩汇总、上报审核及网上公示等事宜。
3. 成立以学校纪委书记为组长的招生工作纪检监督组,全程监督招生过程。
三、招生计划和报名条件
(一)招生计划
体育类7名(男子400米1名、女子400米1名、男子跳远1名、女子跳远1名,女子标枪1名,女子健美操2名),艺术类5名(扬琴1名、阮2名、琵琶1名、二胡1名,男女不限),科技类5名(信息学2名、机器人1名、科技创新2名,男女不限),共计17名。
(二)报名条件
符合《招生工作意见》和《招生特长生工作的通知》中规定的招生对象和范围,同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
1. 体育类考生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初中教育阶段(指义务教育阶段的七至九年级,下同)获田径相关项目国家二级运动员及以上证书者;
(2)2016年获杭州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初中组(男子400米、女子400米、男子跳远、女子跳远、女子标枪)项目前六名者;
(3)2016年获杭州市中小学生健美操比赛初中组个人项目(三人及以内)前六名者;
2. 艺术类考生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初三年级获杭州市中小学生艺术团(相关项目)优秀团员证书者。
3. 科技类考生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初中教育阶段获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初赛(杭州赛区)个人项目一、二等奖或全国、省一、二、三等奖者;
(2)2013年杭州市中小学生科技节机器人比赛竞技赛项目机器人精准投篮(生态建设)初中组个人项目一、二等奖获得者;
    (3)初中教育阶段获杭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科技创新个人项目(论文、发明和技术创新)一、二等奖或全国、省一、二、三等奖者(论文、发明和技术创新均为第一作者1人)。
四、报名和测试
(一)报名和资格审核
1.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含个别生)在规定时间(5月6日8:00至5月7日18:00),登录杭州市区各类高中招生信息管理系统(www.hzjyks.net),进行术科(特长专业水平)测试报名。每位考生只能报一个特长项目。
2. 5月8日下午(13:30—16:30),考生携带本人体育中考准考证和相关特长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到我校(西湖区文三路188号)进行报名确认和资格初审。
3. 5月12日我校将审核结果告知相关考生。审核通过的市区初中学校应届毕业班考生5月13日向所在初中学校领取《报名表》,审核通过的个别生,5月13日下午(12:30—16:30)凭本人体育中考准考证到我校西溪校区(西湖区文三路188号)领取《报名表》。
(二)术科(特长专业水平)测试
1. 测试时间:5月14日上午(周六)8:00—12:00
2. 测试地点:杭州学军中学西溪校区(西湖区文三路188号)
3.测试方式:现场测试,考生凭本人体育中考准考证和《报名表》原件参加测试。具体时间和安排见《报名表》。
4.测试内容及评分标准
▲【体育类】测试内容及分值(满分570分)
(1)身体素质测试内容:50米(男、女)、立定跳远、实心球、800米(女)/1000米(男) 每个单项满分100分,共计400分(身体素质评定标准见附件一)
(2)专项素质(满分100分)
(3)技能评定(满分70分)
(4)体育类专项素质和技能评分标准见附件二
▲【艺术类】测试内容及分值(满分570分)
(1)理论测试(满分150分)
(2)演奏(满分270分)
(3)视奏(满分150分)
(4)评分标准见附件三
▲【科技类】测试内容及分值(满分570分)
一、信息学
(1)获奖赋分(满分250分)
(2)专业测试(满分320分)
二、机器人
(1)获奖赋分(满分250分)
(2)专业测试(满分320 分)
三、科技创新
(1)获奖赋分(满分250分)
(2)专业测试(满分320 分)
科技类评分标准见附件四
5. 我校各类术科(特长专业水平)测试合格分:体育类350分,科技类450分,艺术类350分。术科(特长专业水平)测试成绩经市教育局审核后,合格的考生成绩5月18日起在杭州教育网(www.hzedu.gov.cn)和我校网站公示。
6. 术科(特长专业水平)测试合格的考生即视作完成提前批我校特长生志愿填报。
五、录取规则
1. 术科(特长专业水平)测试成绩和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成绩(不含加分)满分均为570分。
2. 综合成绩计算:
综合成绩=术科(特长专业水平)测试成绩×70%+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成绩(不含加分)×30%。
3.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后,我校根据特长生招生工作实施办法中规定的录取规则,根据招生计划和考生志愿,在集中统一招生提前批中,体育类、艺术类:分项目按综合成绩择优录取。若综合成绩相同时,则以术科(特长专业水平)测试成绩高者优先。科技类:分项目按综合成绩择优录取。若综合成绩相同时,则以术科(特长专业水平)测试成绩高者优先;若综合成绩与术科(特长专业水平)测试成绩都相同,则以数学成绩高者优先。
4. 若某一项目符合条件的考生数少于该项目的招生计划数时,将减少或放弃当年该项目的招生计划,减少的招生计划纳入我校第一批招生计划。
5. 被录取考生,不再参加其他批次的录取。
6. 若发现有弄虚作假和舞弊行为并一经查实者取消其录取资格。

本办法解释权在杭州学军中学自主招收特长生领导小组。
咨询电话:体育、艺术类:88089950,科技类:88089951

杭州学军中学紫金港校区  
                                   2016年4月25日

 

 

 

 

 


附件1
体育类特长生身体素质测试评分标准

项  目


分数  50 米(秒) 1000米   (分、秒) 800米
(分、秒) 立定跳远
( 厘米) 实 心 球
(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100 7.0 7.8 3’10 3’00 260 215 11.00 8.00
95 7.1 7.9 3’15 3’05 255 210 10.80 7.80
90 7.2 8.0 3’20 3’10 250 205 10.60 7.60
85 7.3 8.1 3’25 3’15 245 200 10.40 7.40
80 7.4 8.2 3’30 3’20 240 195 10.20 7.20
75 7.5 8.3 3’35 3’25 235 190 10.00 7.00
70 7.6 8.4 3’40 3’30 230 185 9.80 6.80
65 7.7 8.5 3’45 3’35 225 180 9.60 6.60
60 7.8 8.6 3’50 3’40 220 175 9.40 6.40
55 7.9 8.7 3’55 3’45 215 170 9.20 6.20
50 8.0 8.8 4’00 3’50 210 165 9.00 6.00
45 8.1 8.9 4’05 3’55 205 160 8.80 5.80
40 8.2 9.0 4’10 4’00 200 155 8.60 5.60
35 8.3 9.1 4’15 4’05 195 150 8.40 5.40
30 8.4 9.2 4’20 4’10 190 145 8.20 5.20
25 8.5 9.3 4’25 4’15 185 140 8.00 5.00
20 8.6 9.4 4’30 4’20 180 135 7.80 4.80
15 8.7 9.5 4’35 4’25 175 130 7.60 4.60
10 8.8 9.6 4’40 4’30 170 125 7.40 4.40
 
附件2
体育类专项素质和技能评分标准
一、田径类 
1.专项素质:三级蛙跳 (满分100分)  
表3:  专项素质三级蛙跳评分标准
分 数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成绩(米) 8.5 8.0 7.5 7.0 6.5 6.0 5.5 5.0 4.5
2.技能评定:2016年获杭州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初中组前八名(满分70分)标准见:
名次
(市级) 第一名
(二级) 第二名 第三名 第四名 第五名 第六名 第七名 第八名
分 数 70 65 60 58 56 54   52 50
二、健美操
1.专项素质(满分100分,每个单项各25分)
考试内容:俯卧撑、劈叉、两头起、直角支撑。 (评分标准见表5)
表5:  健美操专项素质评分标准
内容与分值 方法与要求 评分标准
俯卧撑
25分 双脚并拢,双手支撑地面、屈臂时,肩与肘同高,臀部稍翘,与肩起落平行,俯撑下降最低点时,胸、腹离地不得高于10cm或触地。推撑时保持身体姿势。   次  数   得  分
       20     25
       15     20
       10     15
       5     10
劈纵叉
25分 在地板或地毯上进行,姿态正确,方向正、腿及臀部全部着地。 大腿根部离
地面距离(厘米)   得  分
  0——2 25
  2——4 20
  4——6 15
  7——8 10
两头起25分 平躺于地板上,两腿并拢自然伸直,两臂于头后自然伸直。起坐时,两腿两臂同时上举下压,向身体中间靠拢,以胯为轴使身体形成对折,脚尖绷紧膝盖不得弯曲,双手触碰脚面。   次  数   得  分
    15次以上     25
       10     20
       8     15
       5 10
直角支撑
25分 双手支撑整个身体,手臂撑于身体两侧,掌根触地,屈髋,双腿收紧、伸直、 平行于地面。  静止时间(秒)   得  分
  8秒以上     25
       6     20
       4     15
2.技能评定 (满分70分)
完成竞技自编操一套。成套动作所需伴奏音乐由考生自备U盘(mp3格式)或CD盘(新盘),并且盘中仅有本次考试所用音乐。考试中如发生音质不清楚或无法正常播放等问题,一律由考生本人负责。考生每人完成一套自编动作,时间在1'30"之内。
(1)完成分(满分40分)
组合要求:时间为1分30秒(正负5秒),其中必须包括以下动作内容:
①动力性动作1个,如直体前倒、俯卧撑及其变化、文森等。
②静力性动作1个,如直角支撑、分腿支撑、高举腿支撑及各种支撑转体与变化等。
③跳与跃1个,如跨跳、交换腿劈跳叉跳、分腿屈体跳、屈直腿跳以及各种加转体变化的跳与跃等。
④柔韧性动作1个,如各种形式的劈腿。
⑤包含健美操7种基本步伐变化的操化动作1个八拍以上(可分散编于组中)。
(2)艺术分(满分30分)
动作能随音乐的节奏变化并能反映音乐特点与风格,动作协调连贯,姿态优美并能反映出健美操的项目特点。
成套动作、难度动作按照2013--2016年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进行评分。

 

 

 

 

 

 

 

 


附件3
艺术类测试内容及分值
器乐类
1.理论(150分):(闭卷、考试时长1小时)
考试参考内容:
(1)2012年教育部审定人民音乐出版社教材7年级到9年级上册三单元以内
(2)浙江省学生艺术水平A级测试乐理知识
(3)旋律听记
2.演奏(270分):准备两首乐曲,每乐曲演奏时间不超过5分钟。评委可根据情况要求学生表演乐曲的全部或片段。考试过程全程录像,现场拉帘进行。
3.视奏(150分):考核视奏能力,准备时间为1分钟。现场测试拉帘进行。

附件4
科技类测试内容及分值
    一、信息学
    1.获奖赋分(满分250分):省普及组一等奖,提高组一、二等奖及全国一,   二,三等奖为250分,省普及组二等奖,市一等奖225分,市二等奖200分。
    2.专业测试(满分320 分):
   (1)专业知识面试(满分160分)。
    评分标准:对设置的考核问题,根据规划明确,重点突出,语言表述清晰,思维严谨的程度评分。
   (2)上机编程测试(2小时)(满分160分)。评分标准:由计算机评测,根据每题程序通过测试数据数量获得相应得分。
    二、机器人
    (1)获奖赋分(满分250分):2013年获杭州市中小学生科技节机器人比赛竞技赛(生态建设)初中组个人项目一等奖250分,二等奖者200分。
    (2)专业测试(满分320 分)
功能与原理
(80分) 设计、制作与组装(80分) 算法与程序
(80分) 综合测试与调整(80分)
了解机器人的主要分类、结构体系及其工作原理。 能根据项目要求,选择合适的构件和材料,独立完成简单机器人的设计、制作与组装。(使用乐高机器人设备。) 能根据要求,画出项目的流程图,并写出程序。能直接编写代码者给予满分。(使用适用于乐高机器人的编程环境。) 测试智能机器人的
性能,并作出调整。
所有项目不重复计分,按单项最高成绩计。
    三.科技创新
    1.获奖赋分(满分250分):
    根据2015年获奖情况赋分
获奖
等级 全国级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省级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市级   一等奖 二等奖
赋分  250 230 210 200
  注:若有多项得奖,取最高得分项,不重复计分
    2.专业测试(满分320分):
   (1)论文答辩、作品演示(随带获奖材料,如论文、发明作品),从选题、研究内容、研究过程和答辩几方面评分,共100分;
   (2)科技创新活动的相关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测试(220分),内容包括科技创新活动中常见工具的使用知识;常用的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等相关知识;科技创新的相关方法;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科技创新研究论文的撰写;具体案例的分析;具体成果的评价;针对某一具体要求,设计解决方案等。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最新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